(本网讯)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团队)名单。我校教师(团队)表现出色,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以及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和获奖质量均位居前列。同时,教育厅对包含我校在内的12所组织保障工作有力的高校予以表扬。
西安工大参加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潘雷雷主讲的《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激发兴趣、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为切入点,提出“融合•智识•践行”三维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白岗主讲的《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建立了“三层次德智互融”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包括“知识+应用+实践”的大学物理三层次内容体系、“引导—讨论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多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及“知识+应用+实践”三层次评价体系,实现了育人效果的量化评价有效落地。
罗春燕主讲的《高分子物理》课程,是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建设串联并联案例及数字化资源、实施串并协同的适应性教学、构建四模块八环节评价和预警机制等措施开展课程创新改革。
王珊珊主讲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基于OBE理念,以工程案例、科研项目等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优化,构建了“理论+实践+应用”三维提升、案例“认知+分析+设计测试+应用”四环协同教学新模式。
曹蔚主讲的《机械设计》双语课程,是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加强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前沿性和逻辑性;创设资源环境,为培养学生解决机械设计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供项目载体;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学习共同体,科教融合与中外融通并举,培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吴昕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面向我校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贯彻“大思政课”建设指导方针,构建了“两个课堂融合式”教学模式,在“点、线、面”三进阶梳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新“融合式”教学方法,将理实融合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拓展课堂半径,增强学生获得感。
兰小毅主讲的《创新创业学》课程,是面向我校全体本科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通过重构课程内容,建设全套线上线下开放性课程教学资源,建立“热点导入+案例引入+师生研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和“双创竞赛+科创实战+聚徒式”的三环节、师生聚合教学方式,构建全过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机制等举措开展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梁艳峰主讲的《金属材料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面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构建了“一线贯穿、两域并重、四面融合”教学模式:以“金属生命周期线”一线贯穿课程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知识载体;将兵工院校科研优势与地方资源产业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兵工领域、地方区域”两域并重;创设材料四要素与思政元素映射关系的“四面融合法”,实现思政有机融入。
自2019年召开教育大会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大力推进教学条件建设。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智慧教室、“智造创新工场”、泛在式教学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智慧教学全覆盖。二是深化课堂革命,全面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构建国、省、校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制定《江南手机版app,江南(中国)金课建设标准》、《江南手机版app,江南(中国)本科课程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等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设置课程建设专项,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虚拟仿真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三是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全面激活教师教学创新活力。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关键问题,将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和竞赛历练选拔相结合,建立“三层级两结合”教师培训体系,打通国省校三级教师教学竞赛,构建了“赛培并举、以赛促教、示范引领”的教师教学发展长效机制。
此次获奖既是参赛教师及团队开展教学创新的成果展示,更是学校深化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持续构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成效的综合体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更大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本届大赛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紧紧围绕“课堂革命,陕西行动”这一主题,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高校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教育理念,创设新型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大赛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等领域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设6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8个小组。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48名教师(团队)获得一等奖, 66名教师(团队)获得二等奖,95名教师(团队)获得三等奖。
文:李蕊 图:冯文辉 詹继昆 崔哲敏 审核:闫莉 编辑:毛逸彬